“三人小组”成立后,坚持“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工作方针,开展交朋友谈心活动,发展革命力量,站稳脚跟,组织工人运动。张维明、杨福潮、熊廷华都是重庆来的高级技工,人们称他们为“抗战功臣”,颇受尊敬。他们利用这些优越条件,广泛同工人接触,有时主动上群众家中拜访,有时在集体宿舍里聊天,他们毫无保留地传授技术,对生活有困难的群众也慷慨解囊相助。他们从谈日常生活、家庭状况、各自的经历,进而谈对时局的看法,国民党发动内战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等。经过艰苦细致的工作,同工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提高了工人的觉悟。大冶电厂老工人朱文奎,大革命时期参加过罢工斗争,他对张维明、杨福潮说:“你们要干的事情我知道,我年纪大了,干不了什么,我把儿子交给你们。"通过交朋,友活动,张维明、杨福潮在大冶电厂团结了卫再清、袁流昌、贺金辉、王松山、袁致洲、李松桥、夏汉卿、刘木卿、朱文奎、朱志怀等一批工人运动骨干,熊廷华在华中钢铁公司也团结了李文湘、杨亭等一批工人运动骨干。在此基础上「三人小组”从维护工人的切身利益出发,抓住工人最关心的吃饭问题,发动工人群众为争取工人自己管理伙食而斗争。
当时工人和职员因社会地位不同,食堂是分设的,职员食堂办得好,工人食堂由机关包办,他们把食堂当成剥削工人的场所,伙食搞得很糟,工人非常气愤。华中钢铁公司筹备处当时办有职员、技工、普工3个食堂,“三人小组”研究,为了有利于工人阶级团结战斗,技工和普工食堂合并,由工人选举伙食管理委员会,自己管理伙食。工人们一致赞同,并选出4名代表同总务股谈判,遭到总务股长姚庭珍的拒绝,并威胁代表们说:“你们要老老实实地干活,不干就走,石灰窑找100条狗不容易,找100个工人不难。你们今天走,我们明天就能找来。”工人们知道这个情况后,气愤至极,于是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一天中午,熊廷华便发动工人把公司礼堂的桌凳全部搬到工人食堂使用,弄得总务股长束手无策,只好答应了工人的要求。从1946年8月开始,华中钢铁公司技工和普工两个食堂合并为一个食堂,工人选举伙食管理委员会,自己管理伙食,伙食管理人员每月改选一次,负责采购,管理帐目,收支情况按时公布,并对食堂进行监督,注意节约,堵塞漏洞,伙食办得又好又便宜,工人非常满意。
大冶电厂工人经过斗争,也成立了伙食管理委员会,由工人自己管理伙食。卫再清等同厂方进行评理,厂方同意:食堂用粮按领粮时的价格结算,工厂不能赚工人的钱。并决定以后均按比例办理,保护了工人的正当利益。
生活最困难的是有家室的普通工人,他们工资极低,物价飞涨,入不敷出,只得向资本家商店赊购粮食维持最低生活。还账时要按涨价后的价格结算,工人每月领到工资就要还账,还了账没有钱,又靠赊物或借高利贷度日,遇到天灾人祸,更是一筹莫展。针对这种情况,张维明、杨福潮等人研究,决定组织工人经济互助。经过串联发动,工人们纷纷同意这种作法。于是,1946年10月,大冶电厂成立了“冶友互经会”,选举老工人朱文奎为会长,每个会员发一个存折,按月缴纳储蓄金,规定五角至一元,工资高的多交不限,会员生活有困难,可向互经会借钱,按期归还,不计利息。为了避免货币贬值造成的损失,互经会将工夫缴纳的储蓄金及时兑换成银元。他们还利用储蓄金办起了一个合作社,把工人需要的日用品批发进来,原价卖给工人,减轻工人的生活负担,取得了工人的信赖。
“三人小组”经过一番艰苦细致的工作,不仅在工矿区站稳了脚根,而且积蓄了革命力量,团结了广大工人群众,为工人运动的进一步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员工励进会是国民党政府资源委员会商得国民党社会部同意并报经国民党行政院备案的官方组织。各厂矿员工励进会的组织领导和机构设置,大体相同。华中钢铁公司筹备处叫员工励进会委员会,设常委1名,由公司协理兼任,委员由各处处长兼任,下设财务、卫生、文化、人事服务、合作事业、体育、娱乐7个组,各组设总干事,由各有关科长兼任o大冶电厂叫员工励进会理事会,理事长由厂长兼任,理事由各课长兼任,下设康乐、文化教育、福利、财务4个组,组长由理事兼任。凡本厂职员和工人都是会员。员工励进会设有浴池、理发室、俱乐部等生活福利设施和文化娱乐场所,经常开展文娱、体育和文化技术教育活动。 张维明、杨福潮为了利用员工励进会这个官办的合法组织开展工人运动,就积极参加员工励进会的组活动,张维明参加打篮球,杨福潮给工人上技术课,于是,他们后来都被员工励进会聘为文体干事。他们利用这个合法身份,开展革命活动。有时以组织春游、爬山为名九在辟静处大谈时局,有时以到其他厂矿进行球赛为名,扩大同工人的联系。员工励进会本是国民党当局企图用来遏制进步力量,加强对工人控制的组织(除此之外资源委员会不允许在工厂里成立工会组织),结果,适得其反,这一组织正好为我所利用。
“三人小组”成员加入“励进会”后,利用合法身份,组织工人俱乐部。1947年9月,杨福潮以员工励进会文体干事的身份出面,要求厂方在工人住宅区腾出一间房子作工人俱乐部,理由是员工励进会的活动场所都设在厂区内的职员住宅区内,工人住宅在二门夕•卜,没有活动场所。厂方认为这个要求合理,表示同意,很快就腾山一间工人宿舍,并购置了桌子、板凳、象棋、扑克、收音机,还订了报纸。工人俱乐部成立时,举行了隆重的庆祝会。有了工人俱乐部,工人下班后就到俱乐部下棋、看报、打扑克、听广播、谈家常、畅谈时局。这样,工人就有了自己的天地。
张维明、杨福潮为了扩大革命宣传,在俱乐部里成立了“海燕” 歌咏队,演唱《保卫黄河》、《毕业歌》、《王小二过年》、《枪口对外》等 进步歌曲,深受工人欢迎,影响很大。不久“海燕”歌咏队为了反击 黄色歌咏队改名为“狮吼”,歌声越唱越响亮,唱出了人民的心声。 后来,工人俱乐部又把歌咏队发展为话剧队,演出了《反正》、《王大 娘补缸》、《雷雨》、《钦差大臣》等进步话剧。工人俱乐部还组织“铁 流读书会”、举办“黄石公园壁报”,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内战 的罪行,教育团结了一大批工人和一些进步职员。这个工人俱乐 部,名义上是员工励进会的工人俱乐部,实际上是共产党领导的秘 密工会。他对工人阶级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斗争起了很大的教 育和鼓舞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