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斗寅叛军窜犯大冶,工农武装奋勇抗击

04-08 16:44  

夏斗寅,字灵炳,湖北麻城人。少时流荡,不事生产,识字不多,行伍出身。混迹于军阀混战之际,靠喝兵血起家。先投靠湖南军阀赵恒惕;1926年3月,湘军师长唐生智倾向革命,驱逐赵恒惕,进驻长沙,夏又乞怜于唐总指挥。后吴佩孚讨伐唐生智时,夏又投降北伐军,其部队被改编为国民革命第八军第一师。1927年元月底,该师的番号又改为国民革命军独立十四师。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夏斗寅为了投靠蒋介石,接受蒋介石的命令,5月初,进驻宜昌,13日夜撤到沙市,14日全师在沙市上船,偷袭武汉。开船后,在船上公布反共通电,率部叛变,向武汉进逼。5月17日,夏军窜至离武昌30多里的纸坊。在这危急之际,叶挺率部赶至纸坊迎击夏军,一举将夏军击溃,武汉转危为安。然而,分路逃窜的夏军,为了迅速渡江向蒋介石的南京政府辖区靠近,企图集中在大冶的黄石港渡江,前往安徽。其间夏军在鄂东南各县捣毁工会、农会组织,释放土豪劣绅,残酷杀害革命群众。5月22日,夏军百余人,首次窜犯大冶县境,骚扰后即撤离。6月8日夏军第二次窜犯大冶城关。李襄群事先得到消息,一方面调集农民自卫军,准备迎敌;另一方面派人飞速赶到黄石港地委机关报告情况。地委主要负责人丛允中、李兆龙立即骑马赶到大冶县城,举行紧急会经过分析研究,会议决定依靠工农武装,迎击夏军。为了争取时间,会后,李襄群留在大冶组织农民自卫军。丛允中、李兆龙急返石灰窑,部署阻击叛军的战斗。

丛允中、李襄群离开大冶县城不久,夏军残部的一团人又窜进大冶县城。自卫军、纠察队竭力抵抗,终因敌众我寡,县城失守。夏军攻入城内后,将县党部、农协、妇协等团体一并捣毁,捕去各团体负责人数十名,并扬言要杀尽共产党员,打倒农会、工会。一时间,白色恐怖笼罩全城。在这危急关头,李襄群紧急集合20多名农民自卫军偕同农委委员侯亚雄突围。侯亚雄不幸因疲劳过度而被俘。李襄群等人突出重围后,直奔下陆,一到下陆,便迅速派谢福汉骑马去总工会报告敌情。地委领导得知情况后,立即通知各厂矿党支部及工会,十万火急地集合工人纠察队员,进行战斗准备。李兆龙亲自率领200多名工人纠察队员,分乘8辆瓦斯车,直奔下陆,欲阻敌于下陆一线。当车到达大冶七里界时,发现农民自卫军已在大冶铁山等地与夏军先头部队接上了火。根据来自火线的战斗情报,地委在下陆召开紧急会议,决定立即返回石灰窑,汇集兵力,布防阻击。会后,地委领导率部分工人纠察队乘瓦斯车返回石灰窑,并留下一部分工人纠察队员拆除了下陆至石灰窑的一段铁轨,以防夏军乘虚窜犯。会议还决定,铁山等地的农民自卫军以且战且退为战略,汇集于石灰窑,联合工人武装,占领有利地势,狠狠打击敌人。

6月9日凌晨,夏军残部在大冶县城关和铁山等地骚扰一天之后,便集结该部7000余人,向石灰窑进逼。当窜至下陆牛角山颈时,遭到工农武装的迎头痛击。夏军仗其装备精良,兵将众多,向阵地疯狂进攻,3000多名工农武装和前来助战的人民群众,不畏强敌,不怕牺牲,用“汉阳造”、刀矛和锄头与夏军展开了殊死的斗争。山上山下,硝烟滚滚,枪炮声,喊杀声震耳欲聋。战斗进行到午后,打退夏军3次进攻。由于敌众我寡,工农武装在截击了夏军之后,按照地委紧急会议的战略,神速地撤离了阵地。叛军窜入下陆,强迫民夫接通铁轨,然后乘火车进入石灰窑。下午6时左右,叛军潘祖信团侵入石灰窑,妄图向地委和总工会所在地——大冶钢铁厂进犯,地委和总工会早已调集工农武装和各界群众万余人,在下窑墙布阵。当潘贼见工农武装所占阵地面临滚滚长江,背靠重叠的山峦,壁垒森严,不敢贸然进犯,只得停兵与工农武装对峙。喘息之后,夏军以密集的火力向瑶山阵地疯狂射击,并在炮火的掩护下,不断发起进攻。在地委和总工会负责人李兆龙的指挥下,工农群众提出了“以血保卫工会!”“以血保卫工人既得利益!”的壮烈口号,以无产阶级的英雄气概,与匪军作殊死搏斗。省工会派来大冶任矿区工人学校第七分部主任兼教员的程之驹,也率领富源煤矿300多名学员参加了战斗。因身负重伤,程在学员背送到工校附近草丛隐蔽时,被匪军搜捕杀害。

10日凌晨,战斗又打响了,在夏军的5次进攻中,工人纠察队员江自和3次中弹不下火线,子弹打完了就搬石头砸,后因流血过多,光荣牺牲。总工会财经部长刘崇厚,带领敢死队员9次冲入敌阵,身负重伤,仍不下火线。下窑埴一带的群众,为了战斗的胜利,自动组织起来,为战地运送弹药,接送伤员,通讯联络,挑茶送水,前后方参战人员与人民群众形成了一个战斗整体。在激烈的战斗中,儿童团的小战士也表现得十分勇敢。3个儿童团的小战士在中窑桥头上,用红缨枪戳死一叛军排长。15岁的儿童团员左宏运,不顾敌人密集的炮火,为工人纠察队运送弹药,几次往返,不幸中弹,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叛军9次进攻被击败之后,急欲夺江东逃,便以十倍的凶狠,百倍疯狂,不断组织大规模的冲锋,但是一批又一批的叛军,横尸于工农阵地前沿。激战到中午11时许,叛军的后续部队来到,一面以猛烈的炮火向我阵地压来,一面从道士袱向我迂回包围。工农武装进行了顽强的抵抗,终因敌我力量过于悬殊,地委决定:撤出阵地,以保存革命力量。李襄群带领以富源、富华煤矿为主的纠察队员翻过山背,向阳新转移;丛允中、李兆龙各率工人纠察队员就近隐蔽,另指派骨干队员赴武汉向省总工会报告。

工农武装隐蔽后,叛军乘隙侵入,实行惨无人道的大屠杀。他们一见到穿蓝制服的人就抓,杀害工农干部多名,富源煤矿工会副主席潘慧香,为救护工友们脱险,不幸落入敌手,惨遭杀害。叛军营长捉到5个穿工人制服的人,硬说是重要共产党,用扁担活活打死,抛尸江中。共产党员陈宗愉,被杀后,首级被挂在富源煤矿大门口上示众。叛军所到之处,无一安宁。他们杀人抢劫,无恶不作,捣毁总工会,捅死了总工会通讯队的8匹战马°在大冶乡村,那些被叛匪放出的土豪劣绅,大施淫威,用法西斯手段进行疯狂的报复。叛军窜犯大冶,残害工农700余人,童子团200余人,连同在战斗中英勇牺牲的工农战士共1400余人。夏斗寅叛军窜犯大冶,我工农武装奋勇抗击,但终因敌众我寡,枪械不全,遂遭失败。

夏军走后,地委负责人丛允中、李兆龙、李襄群都回到了石灰窑。地委立即作出恢复生产,抚恤遇难者家属,坚决镇压反革命的决定。在地委的领导下,只花了几天时间,大冶地区的革命秩序就恢复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