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程长珠 通讯员 袁文华)在我市有这样一家企业,残疾员工占比50%、平均月薪超3000元、工作餐免费、带薪休年假、节日有福利……用爱心为残疾人构筑起一个温馨家园。
忙碌的生产车间
一家民营企业为何这么好?近日,记者带着疑问来到位于灵乡镇灵成工业园大冶市康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盛科技),从残疾员工的笑容里,真切感受到了这家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坚持扶残助残,帮助特殊员工实现人生价值、重拾生活自信。
给岗位,让残疾人也能自食其力
“我把康盛科技当作我的‘第二个家’。如果当年公司不接纳我,我现在肯定还呆在家里没事做。”记者见到康盛科技员工张绪银时,作为公司一名仪表工,他正左手拿着鼠标,双眼紧盯显示屏,注视着设备的运行情况。
张绪银今年47岁,年轻时,因突发事故而导致右手缺失,曾经去过多家公司应聘,最终都没有被录用。2018年,他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来到康盛科技公司应聘,被留了下来。他高兴地说,“每个月工资有3000多元,‘五险’齐全,我总算能自食其力了,感谢公司帮我实现了就业梦。”
“公司鼓励我们残疾员工种菜,除正常工资外,我们种的菜供应给员工食堂还可以获得额外奖励。”视力二级残疾的刘礼奇是公司一名后勤员工,工作之余就跟同事们一起种菜,日子过得很充实,也很开心。
有这种感受的残疾人,在康盛科技大有人在,他们被安排到公司的技术、仪表等各个岗位上。
生产车间一角
康盛科技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建于2016年,是一家专注于模具材料的生产研发型企业,主要经营特殊钢、模具生产及销售。近年来,该公司把“安排残疾人就业,为社会分忧”作为企业的核心理念,先后安排、帮扶100多名家庭困难残疾人就业,积极鼓励残疾职工参与公司的管理、销售、生产、检验等工作,是我市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较多的企业,是“黄石市残疾人就业创业品牌基地”“湖北省残疾人就业创业品牌基地”。
重福利,解决残疾员工后顾之忧
何钢鑫在埋头工作
47岁的何钢鑫已在公司工作了18年。二十多年前,他因意外烧伤导致肢体三级残疾。在公司的关怀帮助下,以及自己的勤学苦干下,他从仪表工、炉前工、电渣车间带班班长,一步步做到了公司生产部部长。
“我进公司之前,由于没有经济来源,日子过得紧巴巴,经常连去亲戚家送一个礼的钱都拿不出来。”自从来到这里工作后,何钢鑫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儿子已经参加了工作,我和老婆都在这里上班,一家人的日子越过越好啦!”何钢鑫感激地说。
工人们在操作仪器
在何钢鑫看来,康盛科技已经成为他们这些特殊职工的“第二个家”,不仅因为收入高了,更因为“公司把我们当家人看待”。何钢鑫介绍,对于残疾员工,公司专门安排了宿舍,免费提供给不方便回家的员工居住。为了解决员工吃饭问题,公司每天为员工免费开设一日三餐,荤素搭配,营养丰富。除此之外,还与残疾员工签订了劳动合同,并为他们购买了社会保险,让他们的生活更有保障。
“我从最初每月一千多元工资,到现在每月五六千元工资,而且生活、工作环境都比较好,每年一些节日还会为我们提供慰问物资。尤其是公司对我们非常关心,也很尊重我们,能够加入到这个大家庭,我感觉到很温暖、很幸福。”何钢鑫对目前的工作状态非常满意。
暖人心,把关爱送到残疾员工心坎上
方志向(化名)患有三级肢体残疾,妻子也是病痛缠身,常年离不开“药罐子”。作为一家之主的方志向,他曾到处找工作都被人拒之门外。2018年,在市残联的帮扶下,他来到康盛科技上班。随后,他的妻子也被安排到公司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儿。近些年来,方志向家里老人生病、孩子上学,公司都会上门看望并资助,先后资助他家的资金达2万余元。
在康盛科技,每位残疾员工都享受到了像方志向一样的待遇。
公司召开安全生产会议现场
康盛科技副总经理石海松介绍,公司根据残疾员工实际情况,安排适合的岗位,进行技能培训和安全生产培训,为每名残疾员工都缴纳了“五险”。同时,对家庭困难的残疾员工,开展上门帮扶资助活动。从建厂到现在,资助资金达到20多万元。
康盛科技不仅热心安置残疾人就业,还坚持资助家庭困难残疾员工家属就医、子女入学等。同时,面对残疾员工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渴求,不仅投入巨资打造了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的花园式厂区,还设立了棋牌室、阅览室,为残疾员工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浓郁的文化氛围。
“公司目前一共有职工86名,其中残疾职工43名,年产值达8000多万元。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扩大生产规模,争取三年内产值达到1.5亿元,再安置30名残疾人就业,让更多的残疾员工自立自强、快乐工作,活出精彩的人生。”石海松信心满满地说道。
责编丨陈 雪
编审丨范先浩
监审丨吴海燕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