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但超 通讯员 胡星如)在4月20日—25日举办的2025年全国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干部培训班(第一期)上,我市在公共机构节能领域的创新实践,赢得了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节能司领导和培训班学员的高度赞誉。
2024年,我市创新探索,针对全市276家公共机构,印发《大冶市公共机构能源托管实施方案》,按照“分类分批”原则分三步实施:首批集中改造41家单位并建成3D可视化智慧能源监测管理平台,2025年完成第二批100家以上机构能源托管,2026年实现整市托管。在推进过程中,我市对全市公共机构水电气费用全面摸底,科学设定6600万元挂网拦标价,并将节能率不低于20%作为选择服务公司的前置条件,通过招标引入新技术、新模式,推动空调、灯具等设备末端智控改造。
依托智慧能源监测管理平台,全市公共机构已实现分类、分项、分层综合能源计量,所有用能设备均接入AI管理系统。通过集中监控能耗监测点,实时统计节能、减碳、降耗数据,节能服务公司的技术应用与运维管理形成完整闭环。改造后,按照综合节能率20%兜底计算,可创造节能收益218.8万元,节约财政资金54.7万元。
一审:陈 雪
二审:周春明
三审:柯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