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竞逐耀铜都 精益求精启新程——大冶市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第二届大冶技工劳动技能竞赛侧记

04-30 10:09  

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但超)四月铜都,草木葱茏,生机勃发。4月29日上午,在湖北鑫索建设有限公司内,旌旗猎猎,人声鼎沸,大冶市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第二届大冶技工劳动技能大赛在这里拉开帷幕。来自全市各行业的技能精英齐聚一堂,以匠心为笔、以汗水为墨,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的荣光中,共同书写新时代劳动者的奋进答卷。

上午9时,数百名企事业单位工会负责人、职工代表、参赛选手身着工装端坐在现场。“他们是生产线上的螺丝钉,是技术革新的排头兵,更是大冶精神的践行者!”随着大冶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卢晓东宣读2025年“五一劳动奖”和“工人先锋号”通报后,观众席上掌声如潮。

掌声尚未消散,竞赛号角已然吹响。随着第二届大冶技工劳动技能竞赛启动仪式启幕,参赛选手代表高举右拳,誓言“严守规程、公平竞技”;裁判长则以“零误差、零争议”的承诺,为这场技能“华山论剑”定下铁律。此刻,维修电工、钳工、焊工、缝纫工、叉车工、电子信息、电子焊接等7大竞赛工种的展台上,工具列阵,静待196名参赛匠人们大显身手。

叉车项目比赛

上午10时,比赛正式开始。焊工竞赛区飞溅的钢花奏响金属交响曲,选手们手持防护面罩,在0.1毫米精度的焊缝间演绎“钢铁绣花”的绝技。钳工操作台上,游标卡尺与千分表交替作响,金属毛坯在锉刀下渐显精密构件雏形。最引人注目的当数叉车“穿针引线”项目——数吨重的叉车在选手操控下灵巧地挑起啤酒瓶和木板来回堆放,围观人群爆发出喝彩声。

竞赛特别增设电子信息、电子焊接等新项目,各个选手紧盯着图纸,手指在电路板上飞舞,将毫米的漆包线精准接入芯片引脚,科技蓝与工匠灰碰撞出智慧火花。大冶市总工会负责人介绍,该类项目选手年龄普遍在40岁以下,昭示着智能制造时代的人才更迭。

钳工项目比赛

精工细活、家电维修、高精电焊……本次大赛为广大技能人才提供了展示精湛技能的舞台,搭建了相互切磋技艺的平台。传统工业技艺与现代“高精尖”技术的交相辉映,也让不少选手对职业发展有了全新认识。

“现在行业对焊接要求越来越高,要与时俱进了。”焊工参赛者王松赛后表示,来之前对于自己技术水平非常自信,但由于这次比赛使用的是气保焊技术,实际操作的成绩非常不理想,以后会多多学习。

焊工项目比赛

在维修电工竞技场,东贝电机工会副主席余国强正在现场观看员工参加维修电工的比赛。就在半个小时前,东贝电机有限公司技术部刚刚荣获“大冶市工人先锋号”称号。

“能够参加这种激烈的比赛,是非常难得的机会。”余国强表示,东贝电机本次获奖离不开个人和团队的创新,相信员工参与到这种精益求精的比赛,将进一步提升个人能力,对技能的执着也将在赛后传递给每一个人,为东贝电机发展提升和创新积蓄更多人才力量。

电子信息项目实操比赛

据了解,大冶市总工会积极作为,广泛开展劳动技能竞赛,全市近年来年均举办劳动竞赛逾百场,竞赛工种从传统制造业到拥有高科技的新兴产业,从建筑工程到现代服务业,几乎涵盖市域内所有重要行业。参与对象既有技术骨干,也有年轻力量,3万余人次职工在技能比拼中提升能力、突破自我,为企业发展和产业工人技能提升注入动力。

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培的良性机制,全市累计培育省市级技术工匠1200余名,其中40%的获奖选手已成长为企业的技术骨干和中坚力量。

截止到当晚8点,彭小伟、曾凡涛、柯鹤举、柏仙、刘水升、朱晓辉、费红应分别获得维修电工、钳工、焊工、缝纫工、叉车工、电子信息、电子焊接比赛科目第一名。每个竞赛项目设一二三等奖,获奖选手可破格晋升更高级别的职业资格,并由大赛组委会颁发证书。

劳动光荣,创造伟大。大冶市总工会将继续打造大冶技工劳动技能竞赛品牌,创新形式、丰富内容,促进企业与职工良性互动,营造和谐劳动关系,引领产业工人投身经济建设,为大冶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一审:张   敏

二审:范先浩

三审:柯少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