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郑甜甜)“感谢所有的医护人员,是你们的精心照顾,我孩子才可以顺利出院。”7月2日,在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市民段先生紧握医护人员的手连声感谢。
据了解,4月12日凌晨,一个胎龄仅27周5天、体重仅950克,比预期提前近三个月出生的超早产男婴转入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对于胎龄小于28周、体重低于1000克的超早产儿来说,生存面临巨大挑战。
“由于超早产这类患儿肺部、大脑、肠道等器官发育极不成熟,任何细微变化都可能带来致命风险。入院后,患儿立即接受有创呼吸机支持,在初期依靠静脉营养维持生命,医护团队通过微量喂养逐步建立肠内营养,避免喂养不耐受、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并发症。同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精准应用抗生素,为免疫力极低的患儿筑起防护屏障。”市妇幼保健院——武汉儿童医院大冶医院副院长、新生儿科学科带头人李丹介绍。
在救治过程中,医护团队采用阶梯式呼吸支持策略,从有创呼吸机到无创通气,再到低流量鼻导管吸氧,直至最终完全脱离氧气,实现自由呼吸。同时喂养方面,从微量喂养到全肠内营养,再到建立完整的吸吮-吞咽-呼吸协调能力,患儿体重稳步增长至2360克。医护团队还运用“鸟巢”护理、袋鼠式护理等发育支持措施,最大限度减少早产相关并发症。
“80个日夜的坚守,我们见证了生命的顽强。”新生儿科护士长吕小青说,医护人员24小时轮班守护,记录患儿每一次呼吸、每一次心跳的变化,为缓解家长焦虑,定期组织家长参与护理,并建立专属沟通群,随时解答疑问。
“非常感谢医护人员,是他们给了孩子第二次生命。”患儿父亲段先生激动地说道,出院时医护团队还为孩子制定了详细的随访计划。
一审:张 敏
二审:范先浩
三审:卫学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