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李尚书 实习生 赵希希)“快递送到的时候没有电话通知,有时候没有看到短信,几天后去取就要付2-3元,很多时候买的东西也是几元钱,超时费都赶上商品价格了。”近日,《今日大冶》新闻热线接到不少市民投诉,小区的快递柜存在不合理收费现象。
市民在取快递
7月8日,记者来到碧桂园社区碧桂园一期菜鸟驿站,对面停车位上有个快递柜,工作人员正在整理快递。据驿站工作人员介绍,该快递柜对超时未取件者按24小时0.5元的标准收费,以此类推,没有上限。
但是,记者在周边并没有看到相关收费告示,居民只有在扫码取件超时的时候,屏幕上才会显示需支付滞留费。记者随机询问了四五名前来取快递的居民,他们都表示遇到过超时收费的现象。“快递短信上也没有说明超时存放需要收费。”居民陈女士说,她第一次去快递柜取快递的时候,扫描取件码后被告知要支付0.5元才能取出包裹,这让她感到很不解。“后面又陆续被收取多次,最高的一次收了3元,一共收了几十元。我把收货地址改到万福果蔬店,最后快递还是送到快递柜了。”
“24小时太短了,头一天忘记去拿,第二天去就超时收费了,确实不太合理。”居民骆女士对此也颇有微词。
在怡和社区靓景名城小区菜鸟驿站旁边也有一个袋鼠快递柜,柜子醒目位置贴了一张告示:“24小时自助取件,请尽快取件,超过24小时会收费,谢谢配合!”
据该驿站负责人介绍,这个快递柜是找第三方公司安装的,超时费0.5元起,2元封顶,费用也是第三方收取。“以前经常有人将快递存放在站点长期不取,或者快递丢失要求赔偿,对我们造成诸多困扰。有了这个快递柜,居民24小时都可以取件,我们也省了不少人工。”
市民在支付快递超时费
小区居民余先生说,网上购物就是图个便宜、实惠,以前快递放在菜鸟驿站,不存在超时收费问题,现在快递员未经消费者同意直接将快递放入快递柜,而有时候因为上班或者出差等原因,没有及时取走快递,经常要花钱去取快递,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针对快递柜存在超时收费、且收费标准不一的问题,记者先后前往市发改局和市市场监管局了解情况。“这个不属于政府定价项目,没有在我们这里备案,是经营者自主行为。”市发改局价费股相关负责人说。
市市场监管局价竞股负责人则表示,“对没有明码标价的,我们将责令市场主体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落实明码标价相关规定,让消费者明白消费。”
记者在采访快递业监管部门黄石市邮政管理局时,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未经收件人允许,便擅自将快件放入智能快件箱的投诉,他们接到了不少,也处罚了不少。他们会督促快递企业压实主体责任,依法依规提高服务质量。
新闻链接:《智能快件箱寄递服务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规定,智能快件箱使用企业使用智能快件箱投递快件,应当征得收件人同意;收件人不同意使用智能快件箱投递快件的,智能快件箱使用企业应当按照快递服务合同约定的名址提供投递服务。寄件人交寄物品时指定智能快件箱作为投递地址的除外。
《快递市场管理办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未经用户同意,不得代为确认收到快件,不得擅自将快件投递到智能快件箱、快递服务站等快递末端服务设施。
新闻锐评
快递柜本为便民,如今却成了某些环节“甩锅”和“创收”的工具。不打招呼强塞入柜,已是漠视法规(《办法》明确规定需经同意);短短24小时即收取“超时费”,标准混乱且提示不足,形同隐形“赎金”,让消费者为“被服务”买单。
这背后,是快递末端服务的严重走样:快递企业为效率牺牲用户选择权,部分网点借第三方柜转嫁保管成本。监管部门“自主定价”“明码标价”的回应,未能触及核心——违规投递是源头,不合理收费是恶果。若放任“不上门+强收费”成为潜规则,损害的不仅是消费者权益,更是行业根基。快递,终究是“送”的服务,而非“等”的生意。严查违规投递,规范收费逻辑,让“送货上门”的承诺回归本位,才是治本之策。
一审:璩 靓
二审:范先浩
三审:卫学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