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选全省河湖长制典型案例 保安湖治理的“大冶实践”

©原创   09-23 07:58  

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李尚书)9月19日,湖北省河湖长制办公室公布2024年度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典型案例,我市报送的《铁腕破解流域治理难题妙笔勾勒生态和谐画卷——以保安湖为例探索湖泊流域统筹协调与治理新路径》成功入选。

该案例系统总结了我市在保安湖流域统筹协调与持续治理方面的创新举措与显著成效。依托河湖长制,我市构建了“制度重构、空间协同、技术赋能、项目驱动、文化融合”的“五维共治”模式,推动保安湖实现从生态治理到经济转化的跃升,形成“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互促共赢的发展格局,为同类地区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系统解决方案与实践经验。

具体做法上,坚持高位推动,在全省县(市、区)中率先划定47个五级流域治理单元,依单元调整明确河湖长责任体系,构建涵盖市县镇村四级的85名河湖长组织网络,并创新建立“河长+检察长”“河长+警长”协作机制,实现保安湖全域水体的责任全覆盖和精准管理。

加强区域协同,积极融入武汉城市圈生态共治,联合签署《环梁子湖水域环境资源保护司法协作框架协议》,推进流域联防联控。依托河湖长制平台持续开展专项治理,推出“大冶市公众护水平台”微信小程序,聘请171名民间河湖长和190名专职管护员,构建政府主导、公众参与的多元共治格局。

坚持顶层设计,率先编制《大冶市流域综合治理单元图》《梁子湖流域河湖长制作战地图》,系统制定保安湖生态环保和污染防治规划,实现“挂图作战、精准治污”。依法关停临湖2家大型涉水污染企业及周边103家“五小”企业,拆除围栏围网20余万米,全面取缔沿湖农家乐和珍珠养殖。

坚持项目引领,建成还地桥镇、保安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在全省率先实现重点湖泊流域污水治理全覆盖。投入3.05亿元实施工业废水“3341”收集处理工程,推动工业废水“零入湖”。投资813万元完成保安湖水环境提升项目,全面完成12个省控重点湖泊入河排污口整治。

推进文旅融合,深度挖掘保安湖水文化资源,打造沼山“古村桃乡”4A级景区和刘通湾中国传统村落。推出大型实景演艺《桃花源里》,年演出超200场,带动200余户村民就业。依托保安湖国家湿地公园设立中小学环境教育社会实践基地,累计接待超8000人次。成立保安湖志愿服务团队,开展志愿活动超80场,参与人数逾5000人。

“保安湖模式”成效显著,2023年至2024年,保安湖水质由Ⅳ类稳定提升至Ⅲ类,部分区域达Ⅱ类标准,连续两年稳定达标。

一审:陈 雪

二审:周春明

三审:朱树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