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冶商】柯艳红:山海赤子心 冶商报乡情

©原创   10-22 10:11  

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王悠)柯艳红,大冶市豪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新疆乌鲁木齐大冶商会会长。他从矿山深处走出,带领乡亲们致富,再远赴新疆打拼一番事业,以坚实的脚步和炽热的情怀,书写着跨越山海、回馈桑梓的动人故事。

柯艳红上台发言

矿山淬炼 寒门立担当

1968年,柯艳红出生于金湖街道铜山村,家中排行老三。命运在他15岁那年陡然转折,父亲不幸离世,家庭的重担如巨石般压在他稚嫩的肩头。

为了生计,他走进大冶有色,成为一名矿山工人。矿区的生活简单而充实,却又时常伴随着迷茫——微薄的收入难以支撑家庭的开销,未来仿佛被一层迷雾笼罩。

1995年,柯艳红心中燃起创业的火焰。凭借多年在矿产一线积累的经验,他与村里几名年轻人一拍即合,发动300余名乡亲,筹资60万元,成立了小型村办采矿公司,肩负起全村的希望。

创业之路,从来都不是坦途。

探矿过程屡屡受挫,资金不断消耗,却迟迟不见矿脉。1997年底,公司弹尽粮绝,柯艳红陷入了人生的至暗时刻,用他自己的话说:“那段时间,我在村里抬不起头。”

然而,就在希望即将熄灭之时,一名老人返乡投入20万元,鼓励他“再试一试”。怀着忐忑的心情,柯艳红日夜守在矿井前,望着漆黑的洞口,心中五味杂陈。每一分每一秒的等待,都是对信念的考验。终于,“出矿了,出矿了!”的呼喊声在寒冬中响起,如同春日暖阳,驱散了所有的阴霾。

这一突破,不仅为公司带来了千万元收益,更兑现了他对乡亲们的承诺,带领大家走上了致富之路。

产业转型 乡土践初心

之后的七八年里,柯艳红与矿为伴,带领乡亲们一同致富。随着我市吹响“生态立市”的集结号,不少企业面临关停转型。在村民的推举下,柯艳红逐步走上了村支书的岗位。身份转变,意味着他要承担起更大的责任。

“从群众中走来,向群众里走去。”柯艳红深知这句话的分量。他一方面规范村集体经济管理,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另一方面,拿出数千万元收益为村民购买社保,让大家“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在铜山村,老人们纷纷竖起大拇指:“多亏了艳红,我们现在老了,都有退休工资。”

这一举动,不仅缓解了村民们的后顾之忧,更体现出柯艳红的家国情怀,他完成了“致富带头人”到“乡亲守护者”的华丽转身。

天山逐梦 匠心拓新程

2018年底,柯艳红追随弟弟的脚步,远赴新疆开拓新版图,这片土地辽阔而充满机遇,他毅然承接了新疆乌鲁木齐机场扩建项目,占地面积3000亩,工期三年。

体量之大、标准之高,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战。1000多个日日夜夜,柯艳红吃住都在工地,对每一个细节都严格把关。从基础施工到主体建设,从设备安装到装饰装修,他都亲力亲为,确保工程高质量、高效率完成。

紧接着,他又承接了新疆大学建设工程。面对复杂的图纸和严格的要求,柯艳红没有丝毫退缩。他带领团队日夜钻研,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从建筑结构到室内布局,从材料选择到施工工艺,他都精益求精。最终,项目顺利完工,赢得了当地政府的高度赞誉。

新疆大学建设工程

这些重大项目的实施,不仅为柯艳红在新疆树立了良好的行业信誉,更带动了大量家乡群众就业。最多时,有800名乡亲在他的工地上工作。

“不管人在哪,根要留在大冶。”柯艳红始终把公司注册地放在大冶,话语朴实而坚定,体现了他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商会聚力 乡音连万里

2019年,市委、市政府倡议成立新疆大冶商会,联系到柯艳红,希望他能牵头组织。起初,他也有顾虑:新疆地域辽阔,同乡分散,召集已属不易,凝聚共识更是艰难。但内心深处的乡情逐渐被唤醒,他毅然接下了这项任务。

柯艳红一遍遍登门拜访、一次次电话沟通,讲述着家乡的发展变化,分享着成立商会的意义和好处,他的真诚和执着打动了每一个人。尽管受客观因素影响几经延后,新疆大冶商会于今年6月10日正式成立。从此,在新疆奋斗的大冶人有了共同的“家”。

新疆大冶商会会员合影

柯艳红积极组织会员开展各种活动,加强会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同时,他不遗余力地助力家乡发展,积极推介大冶古建名片。在他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新疆企业了解大冶、关注大冶。

“无论走多远,家乡永远是我的根。”柯艳红的话语掷地有声。他将继续跨越山海,以乡情为纽带,以匠心筑担当,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审:张 敏

二审:范先浩

三审:柯少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