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响大冶】对标江阴谋突破 实干担当促发展——江阴市发展经验学习体会

©原创   07-16 08:26  

云上大冶报道 当前,全市上下掀起比学江阴谋发展的热潮。江阴市作为全国县域经济排头兵的发展气魄、一以贯之的战略定力、三生融合的发展路径,值得深入学习借鉴。殷祖镇将以江阴发展经验为鉴,立足“中国古建之乡”定位,积极推动全镇高质量发展破题起势。

一、比学江阴发展的现实短板

殷祖镇是“中国古建之乡”,在古建产业、白茶特色农业等领域已形成基础,但对照江阴产业发展,仍存在四方面短板:

一是产业能级有待壮大。古建产业尚未形成全链条整合,白茶产业智能化加工水平不足,传统产业转型速度滞后于区域竞争需求。

二是城乡融合存在断层。农村基础设施配套与公共服务水平,距离“三生融合”标准仍有较大差距,生态治理与文旅开发的联动效应尚未释放。

三是服务效能需要提速。要素保障、政策落地的精准度,与企业期待存在落差,干部队伍在创新突破、专业服务上仍需淬炼提速。

四是工作作风仍需提升。党员干部一定程度存在安于现状“守摊子”思想,面对困难和发展机遇,敢闯敢拼的劲头不足,锐意进取的工作作风还需磨炼。

二、借鉴江阴经验的四大举措

(一)锚定战略目标,构建特色产业生态体系

学习江阴一以贯之的发展定力,以古建产业为核心构建发展格局:

一是实施古建产业“强链工程”。参照江阴产业链建链思路,规划古建产业创新园区,整合设计、施工、研学、文旅资源,推动古建学校、研究协会与民工驿站协同运作,重点推进总投资2亿元的聚合顺古建材料生产项目和4亿元的烽成木制品项目,力争形成年产值超5亿元的全产业链集群。

二是推进传统产业“智转数改”。借鉴江阴单位GDP能耗下降20%的转型经验,提升茶产业技术水平,建设200亩茶园种植、喷灌、抗旱设施,对白茶产业综合体引入智能化生产流水线,计划投入700万元采购两批次茶叶机械设备,建立标准化研发体系,依托全域国土整治,同步推进农用地整治2000亩,配套建设智慧农业基础设施。

三是培育文旅产业“红绿并进”。依托殷祖镇红色旅游底蕴与白茶产业规模,围绕知青文化和南山头革命文化,配套完善太婆尖知青文化园建设和南山头革命烈士纪念馆基础设施,搭设1300余级的登山步道、谋划1200余平方米中心县委旧址停车场建设,打通核心的乡村旅游线路,推动“红色”+“绿色”文化旅游做大做强。

(二)深化三生融合,打造城乡统筹示范样板

以江阴为标杆,推动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协同优化:

一是实施流域治理攻坚。启动栖儒桥港综合整治,完成边坡加固、岸边绿化及排涝设施建设,同步推进矿山地质环境修复,年内植树4000株,打造“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廊道。

二是推进美丽乡村升级。以“清洁家园”行动为抓手,重点整治316国道沿线环境,打造5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将五庄村徐太湾古建旅游区与白茶产业园串联,形成“文旅+农业”体验环线,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三是完善基础设施网络。参照江阴城乡融合标准,推进殷南线道路提档升级,实施农村自来水一户一表改造,同步启动镇区天然气建设项目,提升城镇化综合承载力。

(三)锻造过硬队伍,树立高效服务优良作风

扎实推进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学习江阴“金牌店小二”服务理念,发扬快速响应、高效办结的务实作风,精准对接、细致入微的专业作风,主动沟通、全程跟进的贴心作风,构建全方位服务体系:

一是落实项目全过程包保。由镇领导班子牵头古建、白茶等重点产业链建设,经发办等部门负责具体项目招引落地,整合行政审批、要素保障资源,实现项目从签约到投产全流程服务。

二是强化专业服务能力。学习江阴“干部素质提升年”模式,开展招商引资、项目管理等实战培训,整合古建专家、技术顾问等服务资源,为企业提供政策解读、技术对接等专业支持。

三是优化营商环境生态。搭建企业诉求“一站式”响应平台,规划古建产业园燃气管道、排洪管网等10公里配套设施建设,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形成“服务优、效率高”的发展沃土。

(四)守牢发展底线,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

借鉴江阴“三条底线”管理经验,构建现代化治理体系:

一是筑牢生态环保防线。严格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要求,常态化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散乱污企业整治,确保境内水质、空气质量持续达标,争创省级生态乡镇。

二是构建大安全格局。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隐患排查机制,重点加强古建施工、燃气管道等领域监管,完善矛盾纠纷“大调解”格局,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三是巩固民生保障底线。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健全完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加大对弱势群体服务力度,落实残疾人“两补”、农村低保等政策,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确保脱贫成果持续巩固、民生福祉稳步提升。

站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规划的历史节点,殷祖镇将以江阴经验为标杆,全力推进古建特色小镇建设,为大冶“聚力建支点、冲刺千亿市”贡献殷祖力量,以实际行动书写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乡镇答卷!

(作者:殷祖镇党委书记 文建统)

一审:张 敏

二审:周春明

三审:柯少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