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金冶平)战鼓催征,使命如磐。在大冶“聚力建支点、冲刺千亿市”的关键时刻,市委七届十一次全会召开。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大冶市委关于进一步激励干部在聚力建支点、冲刺千亿市、当好县域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征程中担当作为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既是对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黄石市委十四届七次全会精神的精准落实,更是大冶立足实际、破解干部队伍建设难题的有力制度创新,必将激励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奋勇争先、担当实干,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展现新作为。
胸怀大局,以“国之大者”标定奋进坐标。“建支点”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湖北的光荣使命,“冲刺千亿”则是大冶服务全省大局、彰显县域担当的具体行动。党员干部作为“施工队长”,必须跳出“一域一隅”,放眼“全局全域”,深刻认识到:每一次招商引资的突破、每一个投资项目的落地、每一处营商环境的优化,都是服务支点建设的一砖一瓦;每增长一个百分点的GDP、每培育一家高新技术企业、每打造一个区域品牌,都是千亿目标的一步一阶。唯有将个人奋斗融入时代洪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才能在大冶高质量发展版图上刻下坚实足迹。
攻坚克难,以“铁肩硬脊”扛起千钧重担。冲刺千亿市,绝非风平浪静下的闲庭信步,而是激流勇进中的披荆斩棘。当前,大冶既面临区域竞争的“百舸争流”,也遭遇发展转型的“成长烦恼”——重大项目不多、投资后劲不足、企业经营承压等问题依然存在。越是艰险越向前,广大干部当有“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锐气,“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胆气,在“五大攻坚行动”中打头阵、挑大梁——争当“提能级”的先锋,聚焦“3+2+X”产业体系,推动传统产业“老树发新枝”、新兴产业“小苗成大树”;勇做“优质效”的标杆,将绿色生态、城乡融合、文化创新转化为“软黄金”“新引擎”;敢为“增动力”的闯将,以改革破冰、投资攻坚、规划引领激活发展“一池春水”;善成“强功能”的干将,打造“近悦远来”的营商环境、“强筋健骨”的园区平台、“融圈入群”的开放枢纽。
提能砺为,以“实干笃行”回应时代考题。《实施意见》树立了鲜明导向:让“想干事”的干部有舞台、“能干事”的干部有劲头、“干成事”的干部有褒奖。全市党员干部需自觉淬炼“三种能力”:系统思维之能,学会“十个指头弹钢琴”,统筹好宏观与微观、当前与长远、破与立的关系;专业素养之能,深耕科技创新、现代金融、城市治理等新领域,成为服务发展的“行家里手”;落实执行之能,以“项目化、清单化、闭环化”机制,将“施工图”变为“实景画”。同时,更要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实”的作风,在先行先试中探索“大冶经验”,在比学赶超中实现“进位出彩”。
凝心聚力,以“清风正气”升腾发展气场。团结是铁,团结是钢。冲刺千亿市,需要全市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要以全面从严治党涵养政治生态,以整治“四风”顽疾减轻基层负担,以“澄清正名”“容错纠错”为干部卸下包袱、撑腰鼓劲,让“敢与好的比、与快的赛、与强的争”成为大冶干部的鲜明特质。各级党组织要成为攻坚克难的“战斗堡垒”,广大党员干部要当好挺身而出的“先锋旗帜”,以“万千星火聚燎原之势”,照亮大冶奋进之路。
东风浩荡,千帆竞发;使命在肩,惟有奋斗。市委七届十一次全会以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为主题,展现了市委锐意改革、勇于破冰的坚定决心。全市上下要以全会精神为指引,以《实施意见》为保障,扛起使命、闯关夺隘、实干争先,向着千亿目标全力冲刺,为黄石加快建成武汉都市圈重要增长极、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贡献大冶硬核力量!
一审:张 敏
二审:周春明
三审:吴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