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李尚书)10月15日,位于上全路(大冶北站斜对面)的大冶市古建零工驿站内,三五名古建工人早早来到驿站咨询劳务事宜。“古建工人之家搬到这里后,真是太方便了!”大家对新址的便捷性赞不绝口。这一搬迁成果的落地,离不开企业接待日搭建的沟通桥梁。
据了解,新驿站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于本周正式营业,以“打造工人之家品牌,助力大冶城市发展”为宗旨。走进驿站内,温馨舒适的氛围扑面而来:电子屏上不时滚动着最新用工信息,农民工临时休息室内床铺、充电器、书籍等生活物资一应俱全。此外,驿站还设有古建产品展销室、线下调解室、多功能室等功能区域,无偿为古建工人提供劳务纠纷调解、欠薪追缴、技能培训等全方位服务。
作为为古建行业提供一站式服务的专业平台,大冶市古建零工驿站业务涵盖古建筑人力资源服务、劳动争议服务、古建筑劳务承包、古建筑材料及施工用品销售、古建筑培训、工地安全生产教育等多个领域。驿站自2013年开始筹建,2017年依托湖北忠友古建筑劳务有限公司实现实体化运营,始终致力于推动古建行业人才交流与产业发展,构建一体化线上线下综合服务体系。截至2024年统计数据显示,驿站已汇聚古建农民工2万余名,完成公司用工962次、个人用工1251次;成功调解农民工劳务争议150余起,帮助农民工收回资金700多万元,援助资金达16.2万元。
随着业务量持续扩大,驿站旧址已难以满足发展需求。为进一步优化服务效能、提升服务质量,搬迁工作被提上日程。今年7月25日,在市人社局举荐下,驿站负责人、湖北忠友古建筑劳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忠友带着诉求参加了我市第九期企业接待日活动。“驿站现址位于金湖街道港背村,与村委会共用场地,缺乏独立入口标识;区域公共交通覆盖率不足,员工通勤平均耗时超1小时,人力成本显著增加,近三年人员流失率高达8.3%,严重制约业务拓展;周边商业配套匮乏,无代驾、餐饮等基础服务设施,存在安全隐患;乡村地区人才吸引力弱,近五年专业服务岗位招聘达成率不足35%,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古建行业服务需求……”刘忠友从区位交通、配套服务、人才吸引等方面详细阐述了搬迁的迫切性,并重点介绍了新址在交通枢纽赋能、市场对接升级、服务生态完善、人才虹吸效应等方面的突出优势。
当天负责接待的市委副书记陈罡对刘忠友的诉求和建议给予充分肯定与支持,要求相关部门单位抓紧对接、高效落实。从7月25日提出诉求到10月15日正式入驻,短短80天时间,大冶市古建零工驿站高效完成了汇报、批复、装修、入驻等全流程工作,展现了“大冶速度”。
“以前主要以线上服务为主,搬到新址后,线下服务将大幅拓展!”刘忠友表示,高铁站作为人员流动重要节点,一方面便于周边县区乃至外地古建零工快速抵达,有效降低通勤成本;另一方面,能让前来大冶考察、洽谈的古建企业一出高铁站便对接到本地技艺人才,显著缩短供需对接距离,为古建行业人才与企业搭建起更便捷的沟通桥梁。
一审:陈 雪
二审:周春明
三审:姚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