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驱动企业内生动力

©原创   10-16 09:47  

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熊业欣)智造浪潮奔涌,创新动能澎湃。当传统产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当精细工艺遇见数字智慧,一场关于效率、质量与核心竞争力的深刻变革,正在一个个生产车间里生动上演——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正以其不断增强的内生动力,驱动着发展引擎全速前进,迈向高质量增长的崭新航道。

车间里的智慧革命

走进劲佳科技生产车间,迎面感受到的便是现代科技带来的冲击力:自动化的生产线、运作自如的机械臂、数据一目了然的操作面板……

“酒品包装看似是传统行业,但实际上一直在进行着高速迭代,为了能够在生产方式上走在前列,从2016年开始,我们公司就不断引进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的高新技术设备,来革新生产方式。”劲佳科技有限公司研发部部长刘丽红告诉记者,目前公司引进了海德堡8+1胶印机、海德堡六色全对开UV印刷机、全自动环保型覆膜机、高速喷码机等300余台(套)先进设备,在印刷、覆膜、丝印、裱纸等大多数环节都实现了自动化生产。

“除了引入新科技,我们还自主研发。”刘丽红说,小到一枚开花钉,大到丝印机、糊盒机、裱纸机等生产设备,劲佳科技都全部采用自主研发的方式不断优化生产环节。

劲佳科技员工操作自主研发的喷码机

这种对技术革新的执着,将转化为解决具体问题的智慧。印刷车间里,研发团队正专注地对新应用的喷码机进行调试。

“以往,我们的四头喷码作业完成后,需要依赖人工进行检测,不仅效率存在瓶颈,检测标准的统一性也难以百分百保证。”该公司设备研发组组长王松全向记者介绍,“现在,我们通过加装先进的视觉检测仪器,并自主开发了一套智能软件系统,实现了喷码与检测的自动化闭环。”这套被王松全及其团队寄予厚望的喷码机,是公司今年成功向省科技厅申请立项的重点创新项目。历经三个月的集中攻关,该项目成功落地,其突出成效在于不仅确保了每一枚防伪二维码喷印的唯一性与安全性,还大幅提升了产品的防伪层级,更通过智能检测将相关环节的整体效率提升了约20%。

劲佳科技员工检测产品质量

这只是劲佳科技以创新驱动发展的一个缩影。刘丽红透露,仅今年上半年,公司就新增了5项专利,累计持有的专利数量已达到50项。“这些创新项目的成功落地和实施,带给我们的远不只是直观的经济效益。”刘丽红说,“更重要的是,它显著增强了我们自身的创新能力,带动了产品质量的全面提升,从而赢得了客户更广泛的认可与信赖,为企业实现长远、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攻克“深冷”技术堡垒

同样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还有在细分领域实现关键突破的黄石东贝电机有限公司。在该公司超高效深冷医用变频电机生产线上,机械臂精准作业,智能传送带有序流转,十余道自动化生产工序有条不紊地运行。这条生产线,是我市重点打造的科技创新“十大项目”之一。

东贝电机超高效深冷医用变频电机生产线

“全球对疫苗、生物制剂等医疗物资的储存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医用深冷设备市场需求激增,但其核心的深冷变频电机长期依赖进口,制约了我们的产品迭代与市场拓展。”该公司工艺主管李名松道出了项目立项的紧迫背景。为此,东贝电机联合华中科技大学,组建32人技术团队,投入研发资金800万元,历时一年多的协同攻坚,终于在深冷变频电机关键技术上一举突破。

东贝电机工人忙生产

李名松自豪地说:“今年5月,我们建成的两条全新生产线已全面投产,10款新产品成功上市,截至目前已为企业带来超4000万元的新增销售额。”更令人振奋的是技术层面的突破——研发团队成功解决了-200℃极端环境下电机稳定运行的难题,实现了该系列电机的批量稳定生产。

“我们这款电机的核心竞争力是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李名松指着生产线末端的产品解释道,“电机效率达到85%,与目前国外同类电机相比效率高10%,匹配在压缩机上COP值(制冷性能系数)达2.15,性能指标超欧盟A++节能标准,综合技术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车间里的机械臂精准挥舞,生产线上的数据实时跳动——劲佳科技与东贝电机的实践印证:创新并非遥不可及的宏大叙事,而是解决具体问题的点滴智慧。他们以技术攻坚突破“卡脖子”难题,以智能化改造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在细分领域构建了核心竞争力。

一审:璩 靓

二审:范先浩

三审:姚文婷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