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大冶报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积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站在“比学江阴争一流、对标先进跨千亿”的关键节点,大冶商务系统深刻对照江阴市在县域商业体系、开放型经济等领域的标杆经验,以“坐不住”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找准差距、深挖根源、谋划突破,为大冶冲刺千亿县市注入商务动能。
一、对标江阴找差距:在“三看三比”中明晰短板
(一)看开放水平、比外贸活力,外向通道需再拓宽。
江阴港2023年吞吐量达3.8亿吨,外贸进出口总值连续多年突破2000亿元,其中小企业出口信用保险统保平台覆盖超80%外贸企业,单一企业保障额度达25万美元。而我市外贸依存度仅8.7%,缺乏水运口岸支撑,虽获批国家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但尚未形成江阴“跨境电商+纺织服装产业带”的集聚效应,对外开放“量级”差距显著。
(二)看消费潜力、比市场活力,内需引擎需再发力。
去年,江阴举办“全澄乐购”系列活动,通过发放数币消费券拉动消费,培育首店经济、会员制零售等新场景,城区商圈日均客流量超10万人次。我市虽举办“铜都消费节”等活动,但消费券核销率仅65%,虽有雨润中央商场、吾悦广场等地标性商业体,但客流量明显不足,且农村消费市场“散而弱”的问题突出。
(三)看商业体系、比城乡协同,县域网络需再完善。
江阴构建了“城区商贸核心+乡镇商贸中心+村级便民网点”的三级体系,村级便民商店覆盖率100%,6家农贸市场完成“智慧化”改造,区域统仓共配中心日均处理快递超8715票。我市乡镇的农贸市场覆盖率不足50%,城区农贸市场智慧化改造未全覆盖,农村边缘末端物流配送成本较城区高20%,尚未形成高效协同的城乡一体化配送网络。
二、学用江阴谋突破:在“三个聚焦”中破题攻坚
(一)聚焦开放“破圈突围”,激活外向经济新动能。
一是打通跨境电商“高速路”。借鉴江阴“东方甄选”顶流合作经验,推广“山珍冶味”区域公共品牌,推动电商直播经济发展,力争电子商务网络零售额年均增长20%以上。参考江阴电商公共服务体系架构,建立跨境电商服务平台,支持企业开展跨境电商业务,大力培育年销售额超千万元的跨境电商企业。
二是培育外贸试点“新业态”。学习江阴二手车出口试点经验,推动大冶汽车零部件企业对接海外市场。参考二手车跨境电商业务和交易市场项目,进一步整合行业资源,探讨潜在合作方向,打造二手车出口综合创新平台,提供“一站式”二手车出口服务,培育经济新动能创新举措。
三是织密外贸服务“保障网”。联合中国信保湖北分公司、外综服中心开展信保政策解读活动,为我市40家企业争取省厅全额出口信保扶持政策,并帮助其在线上完成申领工作,确保每年出口信用保险普惠政策覆盖率100%。
(二)聚焦消费“提质扩容”,释放内需市场新活力。
一是创新“节庆+消费”模式。举办“系列消费季”活动,发放餐饮等类别消费券,借鉴江阴“澄马”赛事经济经验,将“冶马”与商圈促销联动,拉动消费。
二是升级农村消费服务网络。借鉴江阴“公交带运”物流模式,开通乡镇快递专线,降低“快递进村”成本,同步培育10家农村电商示范店,带动农特产品上行交易额增长20%,实现村级便民商店覆盖率100%。
三是培育数字消费“新场景”。对标江阴“最珍澄”品牌运营模式,开发大冶“五朵金花”等“大冶有礼”数字藏品,在大型商业综合体建设“沉浸式购物街区”,大力培育首店经济项目。
(三)聚焦商业体系“强基固本”,构建城乡协同新网络。
一是实施农贸市场升级工程。参照江阴智慧化农贸市场标准,支持城区农贸市场智慧化升级,植入智能溯源、电子支付等系统,同步在乡镇启动3个标准化农贸市场建设,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
二是优化县域物流体系。复制江阴统仓共配模式,整合冶商商贸、佳佳惠商贸等企业资源,延伸“城区—乡镇—村”三级配送线路,降低物流综合损耗率10%以上。
三是培育商贸流通龙头企业。学习江阴培育商贸综合体经验,扶持本地商超企业开展“农超对接”,培育5家年销售额超5亿元的商贸龙头企业,带动乡镇商贸中心规范化运营。
三、实干担当抓落实:在“三个强化”中扛牢使命
一是强化责任担当,拧紧作风建设开关。针对商贸项目攻坚、企业服务等重点任务,推行“党员挂牌”制,将进限纳统、跨境电商等重难点工作分解到岗、明确到人,以“周调度、月述职”倒逼担当作为,推动干部在解决消费场景创新、外贸主体培育等问题中锤炼“事不避难”的实干作风。
二是强化为民宗旨,提升服务基层效能。针对促消费等民生问题,局领导班子每月下沉乡镇、企业、种植基地开展“蹲点调研”,普通干部每周对接限上企业收集诉求,帮助解决农副产品直播引流、商贸企业纾困等需求,推动惠民举措直达市场主体。
三是强化纪律规矩,筑牢清正廉洁防线。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在成品油整治、安全生产检查等工作上实行“阳光执法”;针对中央服务业专项资金申请和拨付等廉政风险点,完善内部审计制度;通过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典型案例剖析等活动,推动形成“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以严的基调保障商贸服务提质增效。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大冶商务系统将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把“比学江阴”作为思想破冰的“金钥匙”、行动突围的“路线图”,以“一天也不耽误”的拼劲抓落实,确保2025年全年目标完成,为大冶“聚力建支点、冲刺千亿市”贡献商务力量!
(作者: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余玲玲)
一审:张 敏
二审:周春明
三审:吴海燕